banner

自助图书馆服务精准化需要问政于大数据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6-11-25 18:42:390

 “自助图书馆搬到其他地方去了吗?”日前,在广州天河路附近上班的市民突然发现,路边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不见了。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天河路和天河东路原有的3台自助图书馆确实已不见踪影。有知情者透露,由天河区某政府部门出资购买服务的13台自助图书馆,因3年合同期满未再续约将全部撤掉。尽管不打烊的图书馆在城中各处冷热不均,但在年轻读者中依然受到欢迎。

    自助图书馆被撤掉,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借阅量不足,对此,笔者认为,自助图书馆该不该撤,不妨问政于民、问政于大数据,多一些公共服务耐心和智慧,之所以出现借阅量多少不均的现象,具体来说,不是市民没有免费自主借阅需要,据悉,广州目前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并不多,每80万人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而是由于市民提到的一个问题,距离太远。此外,系统扫描证件不够灵敏,操作不便。或许,还有周边适合阅读的环境问题。

    由于购书日益方便、家庭网络不断普及,大城市里的图书馆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借阅场所或者信息中心,还应是一个知识中心、交流中心。在城市里,一个图书馆能不能吸引读者,可以从3项核心竞争力去打量,第一个是拥有、提供文献和信息资源的能力。例如,上图的家谱、碑帖等馆藏资源优势;第二个是服务项目的多寡及其服务水平;第三个是图书馆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水平。这三项能力越强,图书馆的‘磁力’就越大,越能吸引读者。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借阅量不足就将其全部撤掉,而是应该读懂民众的阅读需求———更便捷、更优质的借阅服务。在问政于民读懂市民的免费借阅需求后,还需问政于大数据,在选址上多进行大数据统计,找准市民的便捷借阅点,此外,对于自助图书馆的操作系统,还要进行升级并定时维护,以此来打通公共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利民、便民。此外,为涵养起人们的阅读习惯,不妨在公共借阅点安置一些桌椅,让人们在休息的同时,可以读书,从而打造良好的公共阅读环境。

由于有较好的网络条件,大城市里的图书馆纷纷打造“24小时图书馆”。“把服务推送到读者的手机上,读者就能随时随地看书、查资料、看展览。所以一定要借助实体和网络两个空间,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吸引各类的读者,发挥图书馆的最大效能。”周德明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还要善于利用大数据,譬如统计、分析获知某读者的借阅兴趣后,我们便可推送可能引起他关注的新书、新到馆的资料,使服务更精准化。”

    一句话,不是自助图书馆“该撤”,而是公共服务观念“当变”———问政于民,问政于大数据。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