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大数据揭为何“海龟(海归)”会变成“海待(海带)”?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6-10 18:20:080

近日,有媒体报道,有一位“海归”人士,归国之后薪酬不升反降7000元,引起了众多媒体和社会人士的关注。

到这里不禁想问:“海归”现在不值钱了么?还是国外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不适用于国内的工作环境呢?又或者,随着国内教育的不断发展,加上国内企业人才要求具有特殊性,“海归”的竞争力不断在减弱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稳步增长,到2015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404.21万人,年均增长率19.06%。同时,回国人数也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248人,增加到2015年40.91万人,累计回国人数达到221.86万人,年均增长率22.46%。

留学回国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在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国际视野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其人数比例仅占我国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生总数的大约5%,但留学回国人员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市场备受关注的群体。根据最近几年的数据,每年回国人数与出国人数的比例为70-80%,即绝大多数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就业。教育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有79.87%学成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

中国学生留学选择专业的倾向十分明确且稳定:最受欢迎的是商科,每年都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先选择,在2014/15学年,这部分学生的总人数超过8万。

中国留学学生就读专业Top10

数据来源:美国门户开放报告、中商产业研究院

主要留学国家学校综合排名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留学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留学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公派留学是我国留学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前,出国留学为派遣制,主要是基于国家需要,向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改革开放初期,公派留学是主要方式。

(2)1984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仅3055人,到2000年人数达到了38989人。留学人数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出台了鼓励留学的相关政策。1984年自费留学政策的颁布,使我国留学人数增幅在1985年达到峰值,增幅超过50%,留学总人数近5000人;1992年国家出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十二字留学工作方针,直接刺激了我国留学人数的增长。

(3)2001年中国加入WTO,同年自费留学人数达到7.6万人,同比增长135.31%,占留学总人数的比例突破90%。至2002年,自费留学人数突破10万人。国外政策中,除美国外的主要留学国家普遍降低了对华签证门槛,美国受“911”影响,签证政策先紧后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为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或签证,留学国家由美国向其他主流国家分散,呈现多元化趋势;受“911”恐袭等国际事件的影响,美国实施紧缩的签证政策,赴美留学人数在2003年开始大幅下降,2005年下半年,签证政策逐渐放宽,2006年留美人数开始回升,占有的市场份额也逐渐恢复,2007年美国再次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留学目的国。

(4)2010年至今,我国自费留学人数继续呈上升趋势,但增速开始放缓。2013年自费留学的增幅降至近十年来的最低值2.62%,之后开始回升,近两年保持超过10%的增长率。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超过52万。但是2013年留学人数增速从2012年17.63%大幅下滑至3.58%,我们认为主要与政府大力反腐有关。同年,高净值人群的增长率也降到了历年最低(2.5%)。

中国留学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留学主要原因

出国留学的原因主要是增强职业综合竞争力、获得更好的教育以及拓展视野,而增强职业综合竞争力一直在众多留学理由是排第一。相比于印度留学生是为了“寻求移民和长期就业前景”,中国留学生更多以“更好的工作机会”为主要目的。从留学人员回流率来看,现在80%左右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而不是留在海外,这个现象背后一方面是大国崛起带来的吸引力增强,另一方面体现了融入的困难。相对于回国就业人员的增加,留学人员的职业规划咨询等服务却供给不足,留学人员往往面临人在国外而面试在国内等各种尴尬境遇。

留学回国就业情况

从北京地区就业落户的留学回国人员就业机构类型数据分析,留学回国人员在京就业的主要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23.85%)和民办企业(19.40%)。其次为外资企业、国家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硕士学历留学回国人员的就业机构类型分布规律和总体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但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主要选择大专院校和国家事业单位就业。和前两年情况对比,进入国有企业的人数比例有下降趋势,而进入外资企业的人数比例有所提高。留学回国在京就业人员仍然首先选择北京城区入职,包括海淀、朝阳和西城,直接入职郊县机构的人数比例很小,甚至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在远郊县入职。和前两年相比,进入北京昌平区的留学回国人员比例有上升趋势。

大数据揭“海归”变“海待”的原因:

虽然高学历或者留学生的身份会增减你在面试或者进入工作之前的印象分,但是从就业角度上来说,工作经验与实际能力才是企业最看重的。企业要产生效益,产生利润,必须依靠人才的付出,若单单是“海归”身份却没有能力胜任工作岗位,最后的结果也就是降薪或者淘汰出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教育不断发展升级,本土的教育模式或者更能培养出适合本土企业发展的人才,而国外的教学模式可能更加先进或者新颖,但本土企业还未发展到能够全面接受其他模式的时候,往往过渡阶段非常艰难。因此“海归”不一定比国内教育体制培育出的人才拥有更高竞争力;

从海归数量上看,从10年前“海归”是非常小的一个群体,到如今已成为普通的事情。似乎稍微家里条件允许,就可以赴国外留学。数量不断增加,竞争力就降低了,物以稀为贵。从趋势上看,中国留学生还将继续增加,最高可能会逼近100万,这只是一种在经济条件允许后的教育路径的选择,无关好坏与优劣。“海待”的增加,甚至常态化,也体现了中国的发展。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若你是一枚“海龟”,请放下那自以为骄傲的光环,学成归国,应该要将所学的先进模式带回祖国,脚踏实地,让所学发挥价值。若不幸成为一枚“海带”,更应该放下姿态,努力适应国内工作环境,提升自己、实现价值才是王道。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