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大数据发力八大支点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6-25 12:18:460

大数据连续四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彰显国家对于大数据战略的重视。2017年将是大数据应用的创新突破期,将严格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结合自身发展阶段,从8个支点予以巧干、实干。

大数据创新驱动“三去一降一补”

稳中求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为关键的五大任务。

大数据,正是创新驱动国民经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之一。去产能,大数据辅助金融资源合理供给;因城施策去库存,大数据守护“住房的居住属性”;积极稳妥去杠杆,大数据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降成本,大数据推动结构性减税;精准加力补短板,大数据力挺扶贫攻坚……

大数据新引擎,将以创新驱动之力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开展,助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引向深入。

大数据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这是政府自身的一场深刻革命,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披荆斩棘向前推进。为此,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快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形成全国统一政务服务平台。

运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时代命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数据逐步公开共享,分属不同政府组织的架构壁垒得以打破,实现跨地域、跨部门、跨层次的信息集成和无缝隙信息共享,充分释放数据价值。

大数据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衣食住行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更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

大数据作为治国理政、安邦惠民的有效工具,正助力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节约治理成本,并在多领域惠及民生:通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的挖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通过大数据对人口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对医院和学校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关键信息,从而解决“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通过对道路交通信息的实时挖掘,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通过网络关键词搜索及语义智能分析,能提高舆情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应对网络突发的公共事件,打击违法犯罪……

大数据极大地提升政府执政形象以及群众满意度,促进社会稳定。

大数据助力数字经济强势崛起

数字经济是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近年来,随着我国开始更多从经济视角观察数字化问题,数字经济开始升温。今年更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数字经济发展开启新篇章。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也成为各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培育经济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改善民生增进社会福祉、促进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大数据如同农业时代的土地、劳动力,工业时代的技术、资本一样,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而且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数据驱动型创新正在向经济社会、科技研发等各个领域扩展,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关键形式和重要方向。

大数据架起“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桥梁

“一带一路”,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推进国际间合作的区域战略,目前已经得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和支持。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同奏合作共赢新乐章。

随着“一带一路”的研究与建设更深入的发展,在国内外更多力量参与进来的情况下,大数据对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多领域、各层面异构数据进行收集、清洗、整合,实时监控信息动态;协助制定“一带一路”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借鉴以往大数据在个人、企业征信领域的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投资项目建立各层次风险评估模型;支持中国各级政府政策制定、企业投资决策;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大数据加速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备受关注的两会热点。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大数据所到之处,就会引发产业链变革与创新,农业也不例外。大数据与农业碰撞融合过程中,提升了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产生新的见解、实践和产品,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极大地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速。

大数据支撑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决策

“民之所想,政之所向”,这正是我国近年来对于环境保护展开的一系列行动的初衷、出发点、目的、原则以及依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

大数据已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其“预测、预警、决策、智能”四大功能因素,将有效解决数据不实难题,掌握环境污染具体真实状况;对现存污染源风险发出预警,从末端监管向前端治理转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决策与落定实施,把控全局制定落实经济环保双政策。

大数据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金融行业由于传统的营销、授信、风控模式不足,存在信息不对称、广撒网的粗放模式、业务成本高、业务依赖经验而不是数据、对市场商机反应不敏锐等痛点,亟需建立有效的授信和风控预警模式,适应全新的生存环境。

大数据的出现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通过建立风险模型预测还款可能性,从而决定授信额度和定价等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大数据风控不论在实用性还是开放性上,都要优于国外,企业也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来促进技术的进步,这都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