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传统媒体转型“互联网+大数据”之作《新闻大数据》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1-01 14:39:050

《新闻大数据》和《生活大数据》栏目通过LED实景屏幕和虚拟前景,立体化地构建起新闻事件场景,让画面更具可看性。

大数据时代,新闻能不能也用大数据来做?广东广播电视台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新闻大数据》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3个月之后,升级版《生活大数据》登陆广东卫视,将这一全新的新闻节目形式带到了全国观众面前。“这不是一档传统的新闻栏目,而是一次新闻传播模式创新。”节目副监制顾鸣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表示,《新闻大数据》《生活大数据》栏目以大数据为基础和骨架,深挖数据背后的故事与内容,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加以丰满呈现,同时将原本意义丰富却干涩枯燥的数字,转化成通俗易懂、准确生动的新闻资讯传播给受众,并通过受众在互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与反馈,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互联网+”转型。

求口碑,更求进步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涉及的是2.3亿农户承包的1亿多公顷土地,在这2.3亿农户当中,多少比例的人已经将土地流转,多少人希望将土地流转,他们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家庭人口结构的比例和分布如何,都能通过大数据找到答案。

从央视去年播出的《数说“一带一路”》,到《新闻大数据》《生活大数据》,再到许多节目中的“数说板块”,用数据说新闻这一形式开始越来越多、越来越栏目化地出现在电视中。这是否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选择?

对此,顾鸣认为,在电视新闻栏目高度同质化、报道维度被民生视角高度“垄断”的今天,用数据说新闻,不仅能够为叙事和评论提供更多的维度,而且数据新闻从选题到表现手法都带有较强的互联网基因。

今年5月16日,小日播直播节目《新闻大数据》在广东新闻频道开播,3个月之后,8月20日,广东卫视看中了大数据新闻的巨大潜力和碎片化重组能力,于是在《新闻大数据》的基础上再建了《生活大数据》栏目。“由于《新闻大数据》栏目为小日播,而《生活大数据》栏目为周播,因此对于主创人员而言,《生活大数据》栏目的排版空间更大,在《新闻大数据》栏目中所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都可以作为《生活大数据》的选题。”顾鸣补充道,由于《新闻大数据》在周一至周五播出,而《生活大数据》则是每周六播出,因此《生活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新闻大数据》的补充,比如,今年的“双11”电商狂欢节正值周五,当晚《新闻大数据》对“双11”的相关数据只能更新到晚上10:00,最终当日的成交额、成交件数、移动端支付比例等重要数据则通过《生活大数据》栏目进行更新汇总。

《新闻大数据》和《生活大数据》开播至今,已经有整整半年的时间,已先后播出《生活大数据》13期、《新闻大数据》约300期,在节目的全新形态和较强的分析前瞻能力获得认可的同时,顾鸣也并不讳言节目中存在一些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新闻大数据》栏目的男性观众比重偏高,占比达到60%以上,而《生活大数据》的女性受众比例较高,尽管比例上比《新闻大数据》均衡,但是这反映出两档栏目由于特点比较鲜明,因此观众偏好明显,不具备大众传播的显著特点。此外,栏目首播的收视率起伏较大,说明栏目的必看性弱于一般的新闻栏目,因此对节目内容的二次传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受制于新媒体平台,目前栏目的二次传播仍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接下来需要重点加强的领域。”

要海量,更要趣味

第一、二、三产业好比是一家人,妈妈是第一产业,解决温饱问题;爸爸是第二产业,是一家的顶梁柱;孩子是第三产业,代表这个家庭的活力与未来。

根据顾鸣的介绍,国家大政方针、GDP、CPI、PPI等经济大数据和各行业的大数据,如天气、交通、公共安全、食品安全、医疗、教育、房价、粮食果蔬价格等,一切涉及人们生活的大数据及其趋势分析、社情民意调查,以及专家和大众的观点,都是《新闻大数据》和《生活大数据》节目的基本要素。如此海量的数据,会不会让人产生枯燥的感觉?

“我们在总结过往的节目时发现,收视率较高、口碑较好的几期节目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那就是,稿件中出现的数据其实并不多,由于记者和主编对数据提炼得较好,抓住了关键数据,在推算与结果之间取舍得当,最后在稿件中体现出了大数据的思维,而并非数据本身,这样的内容观众看起来不费劲。”顾鸣表示,虽说是数据新闻,可是节目中讲的是事儿,关注的是人,有人有事儿的地方,就会有语境、有场景,《新闻大数据》和《生活大数据》栏目通过LED实景屏幕和虚拟前景,立体化地构建起新闻事件场景,让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进行播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直播间就变成了火箭发射场;天宫遨游太空,直播间就变成了浩瀚星河;世界旅游日,用画面带着观众一分钟走遍世界各个角落……

“我们将电视新闻的优势——画面与声音发挥到了极致,这是令数据新闻变得有趣的一个重要手段。”顾鸣说,另一方面,对于稿件中所提及的数据,大多通过平面动画的形式进行呈现,把百分比变成动态的饼状图、柱状图等,轻松直观地表现出数据变化的趋势,再配以旁白,一目了然,不需要更多的同期声加以说明和阐释,报道的节奏也变得更明快。

有资讯,更有思考

在“冯小刚质疑万达低排片”消息出来后4至5个小时里,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几乎全部被这条消息刷屏,而且由于大多数的内容发布者都缺乏一手信息和快速的思考,因此内容上高度重复,在此期间,其他信息都被淹没在“冯小刚质疑万达低排片”的消息当中。

互联网时代,资讯的接收已经不再是难题。顾鸣甚至用“狂轰滥炸”来形容信息和资讯的堆积。在他看来,信息的狂轰滥炸并没有带来内容和角度的多元化,反而比以前更同质化。“人人都想做自己的主人,但反过来却在无形中被‘平台’所支配。”顾鸣表示,《新闻大数据》和《生活大数据》意在拨开这层迷雾,带给观众思考,并且与之进行互动。

他举例道,从内容上说,栏目的《数说头条》板块会固定与各方专家进行连线,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解读带给观众看问题不一样的角度和维度。此外,除了专家的采访和数据分析能够为受众带来思考外,版面本身对题材的取舍、排序也是对“思考”二字的体现,由于有了大数据这个标准和依据,排版时比较不容易漏过热度高、话题性强的重要信息,栏目通过与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百度地图等大数据平台进行合作,能够及时抓取当日不同网络领域的热点,从而形成排版逻辑,这样的排版逻辑是有充分的数据支持的,因此传播力也会比通过“头脑风暴”定出的选题“广谱性”要强。

顾鸣表示,相比综艺节目,目前电视新闻节目的地位与影响力存在被低估的情况,“新闻媒体肩负着引导正确舆论的使命,新闻节目首先要为这一使命服务,因此,对新闻栏目的考核不能以收视率和经营创收作为主要标准,这会导致部分栏目为了保证收视率而向娱乐、民生新闻高度聚拢。而广东广播电视台的考核标准包含收视率、经营创收、新媒体传播指数以及专家顾问口碑等,才使得像《新闻大数据》和《生活大数据》这类新形态栏目获得了充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