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第20届广告节:10大媒体与传播趋势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1-31 16:24:110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广告节10月26日-28日在南京举行。2013年的主题是“营造绿色广告环境,成就美丽中国梦想”,从本次广告节的奖项、论坛与媒体推介会,可以看到中国广告与创意市场的一些新动向和新趋势:1.报纸媒体的“联盟”与“抱团取暖”。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很多传统报刊杂志在经营上有20%—30%的下滑,2012年同期,全国报纸的广告经营同比下滑了7.3%。在本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上,由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广告人》杂志及参加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中国地标大报联展”的等多家中国地标大报,联合发起了“中国地标大报启动仪式暨报企联盟成立仪式”,包括广州日报、南京日报等在内的22家地标大报“抱团”形成报企联盟,倡议全民读名报,相约共同发展。看点与趋势:区域性的都市报依靠其本地化的趋势,依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报纸媒体如何从媒体化到产品化,探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之道,依然是逃避不开的话题。抱团和联盟,仅仅是资源上的相互协同和支持,但是这些并不能改变媒体本身的商业模式和生存模式,未来报纸的创新之路,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2.电视媒体的“大片时代”和“细分时代”。本届广告节,央视和各个主流卫视都进行了媒体推介,尽管有很多新媒体在宣扬电视媒体开机率下降等等消息,但是电视媒体的地位依然坚固,但是电视媒体也并非毫无压力,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怡在央视级电影电视媒体的推介会上提出,电视媒体进入“大片时代”,即要利用产业链和权威性公信力的优势,进行大投入、大制作、高造势、高回报的内容制作,例如央视就提出在新闻、财经、综艺、体育、公益等方面的一些重点节目的大片制作战略。另外,电视媒体也需要不断的结合观众生活形态的变化进行节目创新和编排上的创新,例如湖南卫视2014年将亮相30多个新品节目,并启用主题日编排,每天都以一个主题日命名,周一真人秀日、周二比拼日、周三约会日、周四创意日、周五活动日、周六青春日、周日喜剧日。看点与趋势:电视的内容创新的原点,依然需要关注观众在数字化时代的生活形态内容需求的变化,切割受众群体,针对不同群体的看电视的时段和生活形态进行有主题性的内容创新,将是未来电视创新的关键。3.新旧媒体从相互对峙到相互融合。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怡提出,今天进入一个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公共媒体与自媒体共荣的多媒体时代,而传统媒体也需要积极的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新,无论是内容还是与受众的互动,例如湖南卫视推出的呼啦,打破了传统电视和观众单一的联系模式,利用手机移动端的便捷性,通过二维码连接电视屏和手机屏,紧密捆绑湖南卫视节目、电视剧等优质内容资源,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电视和用户互动的模式,并在用户彼此之间建立了一个稳定的社交圈,上线十个月,超过800万注册用户、600万周活跃用户,而《我是歌手》总决赛影院直播开启三屏联动、《中国最强音》打通线上线下、和电商合作发起快男直播互动等一系列由呼啦主导的活动更是成为了电视互动营销的经典案例。江苏广电集团新推出的“梦之音”则可以让观众在看电视广告的时候用智能手机领取优惠券、实现购买,实现了电视广告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很多报业集团也在试图打造新媒体平台。看点与趋势:如一位媒体记者如此所述新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景象,即从“与狼共舞”甚至“驯狼为我所用”。今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已经从相互对峙到相互融合,传统媒体积极拥抱新媒体,新媒体也需要传统媒体的渠道平台作为支撑,受众需求与技术作为核心的双重驱动,缔造新的互动和体验是所有传统媒体都需要去积极探索的。4.传播实效趋势:从媒介资源购买主导到数字驱动和线上线下传播整合。今年艾菲奖成为整个广告节中最为瞩目的活动,从艾菲实效学院,到艾菲实效论坛,到最终的颁奖典礼,都人潮拥挤。而在今年的艾菲获奖作品中,几乎都用到了数字化的手段,包括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等等与消费者互动的创新与扩散的创新营销,同时,线上线下的整合成为重要的趋势。广告主越来越多地将营销重心从单纯的媒介资源的购买,转向能否激发用户的主动传播以及如何进行更好的整合,而数字平台为传播引擎的角色在很多案例中都有所展现,例如在艾菲的全场大奖中,可口可乐夏日昵称瓶的传播案例就是一个线上线下整合的案例,其中利用互联网的文化元素和社会化媒体的扩散传播成为其主要的亮点。多乐士品牌所倡导的“焕新色彩, 加强家庭关系”的理念以及线上线下的创意整合营销,在网络上掀起了刷墙热潮。卓越新颖的广告创意和整合的传播手段不仅获得了很好的品牌传播实效,同时也为中国广告传播界尤其是网络互动类传播树立了良好的行业标杆。看点与趋势:不互动无营销,今天的消费者在嘈杂的信息噪音中,品牌除掉要购买优势的传播资源,还需要考虑如何制造消费者更多与品牌互动和体验的机会,数字化不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应该将其作为引爆消费者的重要驱动的问题,同时,品牌创意与实效的结合越来越重要,品牌衡量营销效益的标准也已然发生变化。5.内容营销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媒体尽管往往是成为传统媒体广告支出的转移者,但是,互联网的广告形式和媒体形式也需要变革,传统的展示型的互联网广告也在遭遇到受众注意力和点击率下降的挑战,内容营销成为一股重要的趋势,无论是凤凰网提出的“原生广告,品效合一”还是新浪对于微博营销的新的一些产品,都在指向如何给消费者提供更有大动力和内容。看点与趋势:消费者在数字化媒体平台,需要的是深度的卷入和共鸣,而卷入和共鸣,则需要有更生动的内容,基于消费者生活场景和内心共鸣的内容营销创意会越来越重要。6.技术驱动的大数据时代精准营销。无论是腾讯提到的从关注广告到关注人,关注人群背后的数据与需求,结合关系链与营销工具,更人性化地为品牌提供高效、精准化的社会营销,针对更多的行为轨迹,如用户曾经在媒体上的行为、标签等,做到精准定向服务,还是在移动互联网推介会上,各个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对于用户的分析和案例分享,都在指向一个新的时代:大数据+消费者洞察成为新的精准营销模式,但是如何挖掘真正的大数据价值,却是所有的技术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看点与趋势:大数据再大,技术再先进,最终还是要回归消费者生活场景,吻合场景的营销才是精准的营销,大数据的精准是未来,但是营销的实践和优化,还在路上。7.网络视频的传播价值提升。今年广告节中,视频媒体的展台都是最耀眼的和最大的,尤其是乐视网、腾讯视频和迅雷看看,而今年多屏联动,台网深度的联动的话题继续深化,相比去年,网络视频的话题已经不再那么的有爆炸性和冲击力,在广告主心目中已经逐渐成熟。看点与趋势:广告节刚结束,苏宁联合弘毅资本收购PPTV大部分股权,网络视频的整合是大势所趋,而视频平台和流量的集中化,有助于广告主进行更好的选择,网络视频已经进入成熟的阶段。8.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未来的传播结构。我去年和今年都主持了移动互联网的推介会,去年是各个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知识普及会,今年则是大家更多的分享案例和营销模式的推介,总的来看,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单纯的广告展示也不再是消费者所喜欢的,内容、结合移动互联网终端特性的互动,才能让移动互联网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这点,创意无限。看点与趋势:移动互联网依然是消费者移动生活形态的展现,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是整合营销,也是结合移动设备属性的全息化的营销,移动营销一定要和终端互动,社会化等等整合才能发挥效应。9.中国元素创意的全球化。每年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颁奖盛典都积聚了很多人,从2006年开始,中国元素先后经历了奥运、盛世中国红、中国力量、创意中国、新青主题,今年的主题定为“中国元素中国梦”。所有嘉宾一进场,就按照入行年代领了不同颜色的运动服,人手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帆布小书包,三代广告人都在这一刻重归校园。而2013年5月第60戛纳创意节,中国广告协会举办了戛纳·魅力中国周活动,2013年釜山广告节举办了首届中国专题,中国元素、中国创意正在被全球所关注。看点与趋势:很多国际品牌都在积极利用中国文化的一些元素进行广告创意,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喜欢,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加大,中国创意和中国元素将有机会走向世界,但是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内涵并没有被广告传播界深度挖掘,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创意元素未来也将是一个新的趋势。10.广告产业园区的差异化未来。国家鼓励广告产业园区的发展,据悉现在国家工商总局已经批复29个国家级广告产业园,每年财政部有定向资金支持,10月26日,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发展趋势研讨会在广告节上举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金定海认为,对于广告产业园区,政府相关方面应该在明确地方经济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富于远见的谋划发展课题,以创新项目为引领,以创新基金委动力,形成园区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首都经贸大学广告研究所所长杨同庆认为,广告产业园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各个产业园区的定位应准确,要差异化发展、互补性共赢、区域性整合。看点与趋势:国家重视,广告产业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后盾,但是广告产业园如何告别地产模式,进入打造文化和创意品牌的模式,这点上,或许很多广告产业园去还没有想清楚,如何结合本地化的特色优势,打造差异化的园区,园区的定位规划、软实力的打造远远比圈地盖楼重要。2012年,中国广告营业额已达4698亿元,广告市场总体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的广告传媒产业,正在欣欣向荣的路上,也需要随势而变。肖明超,商业趋势观察家,数字营销专家。微信账号“肖明超-趋势观察”,只分享关于未来的商业、市场和消费趋势的干货。邮件clarkxiao@126.com。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