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芝麻信用公测 国内用户第一张个人信用名片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2-08 12:05:410

28日一早,部分支付宝钱包用户在“财富”菜单中发现新增了一项“芝麻分”,点击进入,大多显示为600多或700多的分数,这是芝麻信用(蚂蚁金服旗下)针对个人信用积分开启的公测,国内用户从此有了第一张个人信用名片。

1月5日,央行下发通知,允许包括阿里、腾讯等民营公司在内的8家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这意味着权限下放,让以往收紧在央行手中的个人征信业务进入市场化运营阶段,这将是一个千亿元的市场规模。

“720分,这么高的信用找女朋友没问题了吧。”28日上午,一名支付宝钱包用户在朋友圈调侃自己的芝麻信用分数。一些好友用支付宝钱包内的“信用猜猜”与他互看彼此的“芝麻分”,芝麻分开始在朋友圈里“刷屏”。

记者从蚂蚁金服方面了解到,芝麻分的范围从350分到950分不等,并分成5个等级,分数越高代表用户信用越好,这和美国的个人信用体系FICO(300-850分)类似,就是要让个人信用积分和国际接轨。

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大数据。阿里巴巴旗下业务有淘宝、天猫等购物平台,有支付宝、余额宝、小贷等金融产品,用户平时在使用这些业务时会在后台留下大量的数据,再加上与阿里合作的各类公共机构的数据等,通过算法模型将这些大数据得出最终的芝麻分,芝麻分是会跟随用户数据不断变化的。

按照蚂蚁金服的算法,有5个维度的因素会影响到芝麻分的高低,包括信用历史(过往信用账户还款记录和信用账户历史)、行为偏好(在购物、缴费、转账、理财等活动中的偏好及稳定性)、履约能力(享用各类信用服务并确保及时履约)、身份特质(在使用相关服务过程中留下的足够丰富和可靠的个人基本信息)、人脉关系(好友的身份特质及和好友的互动程度)。

当然,这背后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算法,这与国际个人征信情况类似,目的是为了“防作弊”,避免用户按图索骥去反向套取自己的积分。

未来,用户在网上的社交、购物、金融等各种行为,及其留下的各种蛛丝马迹,都可能会影响到个人信用积分的高度,从而对生活中的与信用相关的行为产生影响。

蚂蚁金服一位内部人士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芝麻信用的角色是从人群、数据、应用场景上对央行个人征信系统的一个补充。比如那些没有过借贷记录、未申请过信用卡的人,像学生群体、蓝领工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都可以是芝麻信用覆盖的群体。

对于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蚂蚁金服方面称,不管是机构还是他人,要查看你的芝麻分,都必须获得你本人的授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从国外征信的发展来看,市场化模式是主导(比如美国),即使在政府和市场并行的欧洲模式(德国),民营征信机构的影响力也远大于政府。在国内来看,过去30年那些充满活力的行业几乎都是向市场开放的,目前央行的征信市场化态度已很明确,预计民营机构将对国家征信形成补充。

在美国,FICO个人信用体系已经覆盖了80%的美国人,大多数人的积分在600~700分之间(总范围300-850分),FICO积分广泛应用于贷款、入职、交友等各种领域。FICO每年有超过百亿美元的营业额,收入来源包括个人和机构的付费查询、提供行业解决方案等。

“FICO目前也面临着像ZestFinance这类公司的挑战。”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ZestFinance是采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方式对互联网上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可多达几万个维度,那些FICO之外的用户也被纳入ZestFinance的测评范畴。这代表着一种互联网个人征信的发展趋势。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