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大数据时代如何对抗“棱镜”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1-20 10:48:060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名为《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的报告,这份报告称:2013年6月,英国、美国和中国香港媒体相继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提供的文件,报道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内容触目惊心。中国有关部门经过了几个月的查证,发现针对中国的窃密行为的内容基本属实。这也是“棱镜门”事件爆发近一年来,中国官方首次对涉及中国的监听窃密问题进行官方确认和表态。

在这份报告中,确认了很多在美国“棱镜”项目中针对中国进行的监听和窃密行径,涉及范围包括中国政府和国家领导人、中资企业、科研机构、普通网民、广大手机用户等等,监听和窃密的广度和深度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报告显示中国是美国非法窃听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的政府机构是美国窃听的重点关照对象,金融和电信行业是攻击的主要目标。

大数据时代,人们可谓毫无隐私可言。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变为虚拟的数据,然后进行提取、分析预测。网民的一举一动在无形中还原一个现实的自我,而当这个自我的数量级逐步扩大,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便可以获取某些地区、部分人群的行为特征或其他重要信息,甚至一些最基本的信息都会演变为关系到国家的重要情报,其严峻程度毋庸置疑。

棱镜门给国人和政府敲响了警钟。日前政府禁用windows 8以及公开呼吁国内银行放弃使用美国IBM公司生产的服务器改用国产品牌两大举动,虽然并未直接提及是由于安全问题,但防范于未然非常必要。更何况,棱镜门”事件已渗入政府机构、金融、电信、教育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

这无疑给国产品牌带来了挑战以及民族使命,但是,即使国产厂商不参与其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局依然可以黑进他们的系统取得他们的重要资料,只不过需要花费更长时间和更高昂的成本。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认为,最根本的方法:一是提高主观上的重视程度和防范意识,这不仅是某个部门、某个行业的事情,而是全社会每一个人都需要提升的;二是发展自己的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这也是最根本的,因为只有自己的产品立得住才能真正拥有相对的安全。

“企业要自觉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当然政府也应该对任何与信息安全有关的企业进行审查,建立好全面监管的体系。”宁家骏说。

固步自封闭关锁国自然不可取,但是,将所有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放在国产产品,即是从源头上为入侵设置了阻碍,另外,必须加强产品本身对安全的要求,不断优化,才能筑起保护信息安全之墙。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