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大数据时代,狂欢还是桎梏(图)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9-13 16:15:380

自2012年起,一个词突然流行起来,从政治家到媒体人,从老板到技术粉,人人都在谈论这场即将发生的革命—大数据。

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意味着在不久将来,决策将基于数据分析,而非经验和直觉。

想想吧,不用去医院,你就能预知10年后会得上什么疾病;不用涉及问卷,你就能完成消费需求调查;不用提审,你就知道谁在比赛中作弊;不用学外语,你也能准确翻译文章;甚至,你还能知道下届足球世界杯冠军是谁……

《大数据》《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营销》《决战大数据》《大数据变革》《淘宝大数据》《大数据云图》《大数据预测》《电商大数据》《驾驭大数据》……在出版业,大数据亦掀起高潮,堪称今年最大的亮点。

大数据真的那么美?它与大忽悠相距多远?我们真能驾驭大数据吗?在2014腾讯夏季思享会上,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研讨,毫无疑问,这是一场不应错过的思想盛宴。

清华大学教授刘德寰:

大数据要提防大忽悠

关于大数据,有本书很重要,即《大数据时代》,但其中有两个非常值得商榷的观点,一是对抽样极端蔑视,二是对相关性无原则推崇。

大数据存在三个风险:一是计算速度不够;二是到处都是假规律,万物都有联系,容易让人陷入自我高潮;三是彼此都只拥有部分数据,大家都在“数据孤岛”上做判断。

现在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叫数据可视化,非常漂亮,成为一种艺术,可它只属于展示,并没有分析内在规律。谷歌2008年开了一个流感趋势预测,比美国疾控中心还准,轰动一时,可后来却越来越乱,就是因为片面重视相关性,忽略了因果性。所以,即使是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也不能忘掉观察、问卷调查、抽样等传统的数据搜集手段。

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吴国盛:

技术自主性是当代的突出特点

长期以来,我们误以为技术是中性的,是工具,可以用,可以不用,可以用来做坏事也可以做好事,这其实很肤浅,技术有其自主性和结构,某些技术必定指向某些事情,比如菜刀就一定是用来砍的,区别只在砍人还是砍菜。很多人以为可以用堵、围,甚至不用,来控制技术,这很愚蠢。技术自主性是当代的突出特点,比如互联网,你用了它,就要接受它的逻辑,不可能只要它提高效率,不接受它的潜在后果。要适应新技术,只能改变我们的结构。在今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现代技术和它的自主逻辑。对于新技术,人不可能变得太快,人无论是生理还是社会属性都有一些惰性,但这些惰性如果跟技术太冲突的话,人类就不安全了。

知名IT评论人谢文:

落后就会成为别人的数据殖民地

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时,美军的“聪明炸弹”只占7%,而2003年第二次战争时,已达90%。将来再有战争,可能连人都看不到了,甚至将来还会出现数据化战争,比一下你有多少T数据,我有多少,你发的多快,模型如何,然后再看是否投降。

美国商用互联网发展至少有30—35年了,全世界英语普及率增加了一倍,过去我们说西方,现在西方这个概念已经不成立了,成了美国及其他,在互联网时代,英国、德国、法国等曾经的强国基本上是被美国殖民了。

技术在发展,你不跟,就会变成空白。中国今天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互联网大国,但不能以此类推,认为中国在大数据时代依然是数据大国。

我们可不可以做一个逻辑上的推论,在今天,任何阻止、迟滞、干扰大数据到来的社会组织、社会机构、社会机制、社会结构,必须要有所改变。

专栏作家安替:

开放的要求必然产生冲突

大数据其实是一个拥有权的问题,作为个人,你不太可能有大数据,普通人只是大数据的用户和数据提供者,这跟资本最原始积累时的情况完全一样,如果说资本积累曾经导致企业与国家分享权力的话,那么,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积累也会使一些企业要求与国家分享权力。

大数据让企业扩权,从而向政府要价,有的政府会觉得这个要价是合理的,而有的会觉得这不合理。如果国家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权力无法分配公平,就会造成冲突,甚至战争。

一个国家能否适应大数据时代,关键看它的政治能否适应大数据,因为开放的要求必然会产生各种冲突。

我觉得,大数据时代至少有一个好处,对于年轻人来说,无论冲突多么激烈,它的上升渠道是开放的,而且可能会帮你进入中上层阶层。比如你学计算机,拿一个风险投资,所以,这是一个革命的年代,而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我们都无法猜测。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冯兴元:

道本身不会改变

在我看来,大数据与电灯也许是一样的,你要用好它,它就是有用的东西,而用好就要掌握控制它,电可以电死人,但是掌握好,他就会成为你的工具,大数据如此。

大数据时代会发生大的战争不可能,因为在今天,大战争没有实际价值,只可能是局部战争,而局部战争不需要思想。美国人早就在控制大数据,但也没因此引发大的战争,所以,没必要太悲观。

我对与个人生活有关的大数据应用特别关注。比如大数据农业,今天城市化都是单向的,通过征地扩大城市规模,可实际上也可以双向进行,就是城乡一体化,城里人也可以住到农村,你只要找到专家,你也可以搞农业。

道本来就是存在的,然后是大数据资源,显性的东西可以变,但是道是不会变的;道是被发现的,而不是圣贤定下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高全喜:

对进步论要审慎

对于大数据时代,人们有科学主义的乐观精神,但我还是从法的角度、文明的角度来看,持比较审慎的态度。

为什么?因为我们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东西,需要一些基本的约束条件才能存在,我们感觉到有痛苦,但我们也从中感到幸福。所以,应该审慎,因为唯科学主义的所谓进步论对人类文明到底是好是坏,历来有争论,我不反对,我说要审慎。

此外,大数据应该保障人的隐私权,而大数据最大的问题是有可能侵害隐私权,隐私权是人的自由中非常重要的东西,大数据再扩展、再发达,假如每个人都是透明的,没有隐私权,没有基本的个人自由,这个社会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这样所谓的进步,我觉得也要持审慎态度。

陈辉/整理

依山多红粉,临水又紫黄。

秋风(微博)渐渐起,蝴蝶还在忙。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