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阿里、腾讯竞争个人征信业务,能否跨越现实的藩篱?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2-17 19:36:380

随着国内电商金融化和以阿里、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公司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做用户的金融化服务,并依托于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平台生态圈上的信用征信服服务,意味着个人征信服务时代的到来。

个人征信是一个全面的体系,既包括用户的个人信息,生活信息,也包括信贷信息,消费信息,甚至是公共服务信息,而这些信息目前都不是国内任何一家平台所能够完全覆盖的,即便是央行此前已经存在的个人征信服务,也只不过覆盖了8.5亿自然人信用信息,而且是相对比较全面的覆盖了商业银行,个人信息,公安、社保、教育、公共等方面的信息,而对于即将放开的商业化个人征信市场而言,又能否超越央行征信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一种合理的解释,是央行征信在完善个人征信服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一些互联网平台在个人、企业征信方面的实际做法,依托于以央行为主的查询体系,进行多维度的征信市场的探索。因为从目前最热门消费领域的数据和行为积累而言,央行征信中心在数据的更新和维护上是不及阿里、腾讯、京东这些具体的商业化平台的。而这些平台目前已经在开始大力开拓自身的数据化征信信贷业务,包括对企业的电商小贷和对个人的消费信贷(如最近阿里上线的花呗和此前京东的白条),央行此时放开,也是为了给市场一个明确的信号,既然互联网平台已经具备了生态圈内的独立征信能力,而央行征信中心刚好在这一块有所欠缺,那不妨先放开,给市场一个更全面的征信服务。

可以这么理解,央行放开个人征信,是以全面的征信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的,但是,实际上,现实的互联网业态之间的竞争和不同数据库之间的藩篱确是很难轻易被挪开的。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却比较骨感。

一来,目前获得央行通知的几家征信服务公司,要么是电商旗下,要么是金融机构旗下,或者是传统的征信公司旗下,各自都有一定的数据库优势,特别是阿里、腾讯的电商和社交数据库,以及平安的综合金融概念的复合数据库,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可以进行独立的业务审核和征信规则的制定。但是,一旦走出了这个自己的生态圈,所出具的征信报告能否为其他平台所直接采用,就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特别是在如今互联网行业各自为政,口水仗尚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征信报告又怎能轻易被他人应用呢?

目前不论是电商机构,金融机构还是其他信息机构,所掌握的数据都是完善的征信服务中的一角,如果站在严谨的大数据的全面信用审核来看,理论上是应该从这些个平台中依次获得个人消费领域,金融领域,安全领域等方面的数据,然后进行交叉比对和分析,并与央行个人征信数据进行一定的结合,才能得出效率最高的,覆盖面最广的征信服务。而国外的大数据征信公司,例如ZestFinance,在操作上也是类似的逻辑,数据分析的构成包括用户自己提交的数据、互联网数据以及其他商业化的第三方提供的数据,然后传统的征信数据要占30%。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大杂烩,但确实能提高数据征信的覆盖面。

二来,个人征信虽然放开,但是目前主要的几家公司都还在完善自己的生态圈,短期来看,各巨头之间合作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征信业务涉及到核心的数据分享和交叉比对,具有一定的商业机密性,特别是对于有竞业情况存在的平台之间,合作的难度更大。何况各个平台在数据的结构,组成以及征信的方法都有较大的差异,虽然理论上客户可以从上述各个机构都获取自己的征信报告,然后给征信评级公司做综合的评价、整合,但是目前国内征信市场还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

最后,传统金融机构对于互联网平台的征信行为分析能否采纳也难以定调。因为银行业内的征信和风控体系是以资产和应收债权为核心的,而金额也往往是成百千万计,目前在互联网领域的征信分析还只是小额的消费贷款业务,由于单笔金额金额较小,风险也就更低。况且银行业有自己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可以从央行征信以及其他渠道获取更适应银行风控体系的征信方法,短期内很难接纳互联网平台出具的征信服务报告,除非是银行体系内有专门针对互联网平台而研发的信贷类产品。

所以,想说一句,放开个人征信市场,本质是好的,愿望也是好的,不过目前商业和互联网形态还没有到那个阶段,风险化市场化定价也没有最终确立,可能各个征信公司只能在自身业务生态圈内提供有限的服务,但是想突破现实的藩篱,比较困难。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