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Lending Club十二轮募资背后心惊动魄的故事,以及国内P2P的未知之路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9-09 15:50:450

2015年3月20日,由91众筹、金斧子以及金蝶集团联合主办的“2015互联网金融创新创业CEO论坛”在深圳举行。点融网CEO郭宇航讲述了Lending Club上市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中国P2P的上市之路存在的障碍和问题,包括估值与博弈、财务与审计、大数据风控、人才与成本、技术与合规等。谁会成为中国首个成功IPO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郭宇航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下根据郭宇航发言实录整理:风光背后Lending Club上市的时候估值大概在40到50亿美金,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是30亿美金,其实公司自身也并没有想到可以有百分之五六十的增长,后面也一度冲高到百亿美金的规模。他们上市的时候整个人抱在一起抱头痛哭,在后面我会讲到它十二轮募资,每一轮里面都会有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他们四季度的财务报表显示有亏损。因为报表的披露,使得整个管理层也承受到了机构投资者巨大的压力。上市是一个双刃剑,在上市之前你怎么去融资都是一个私募范围,一旦公开发行之后,你所面临的挑战和质疑就会浮出水面,所以上市看上去风光满面,但是后面还会面临很多的挑战,上市真正也是一个万里长征的第二步而已

这个融资过程,实际上始终是跟它的业务增长密切相关的。 Lending Club在整个P2P行业的估值体系里面,几乎是由它确认了在放贷金额和融资的估值达到了1:1的水平,整个互联网行业在美国第一家的上市过程当中如何定价,也是让同行很头疼,把它定义成一家金融机构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按它的销售额来算,还是按利润来算?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如何估值?LendingClub给全世界的P2P行业树立了这么一种估值方式。大部分平台都消亡了在2008年的时候,美国ICEC叫停了Lending Club的经营。他们就说,一定要找出规范的办法之后才允许你继续营业。又过了8个月,几乎烧光了上一轮所有的1000多万的募资。之后,美国的那些草根P2P平台也逐渐消亡了,现在整个市场格局也都是以LendingClub为主,占据了美国市场80%的份额。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2015年5月份的一轮募资,谷歌投资的时候是15.5亿美金,仅过半年DST投资的时候,它规模是23亿美金。有争议的并购它上市之前做了一个收购行为,其实公司内部也有非常多的争议,它花了几亿的代价,收购了一家给患者做医疗贷款的公司,那家公司放贷额也只不过三四亿美金,所以公司我们中国的创业公司也可以借鉴。当你在一个细分市场上做到老大、老二的时候,再有快速发展的时候就会面临瓶颈。在中国也有这样的公司,起步很高,一下子达到了海量的交易量,再往后有什么样的增长速度,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上市之前的并购行为,让整个上市进程延误了六到十个月,最终这家被收购的公司活得很滋润。两难对于不同阶段的公司到底是用上市的方式退出好,还是并购好?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在压力下,整个LendingClub的用户基本上都是美国800亿的信用卡的市场,美国在P2P上的借款利率要比银行低,所以解决的是一个银行效率不足的问题。在中国不是这样,我们先解决的是70%以上,没有被银行服务到的贷款的可获得性问题。就是当这些人工作不久,跟银行打交道不多,没有一些信用报告的时候,银行不给他金融服务的时候,利用P2P来解决这些问题。现在因为要上市,整个信用卡市场理论上是8000亿的美金,现在Lending Club只做了70亿的美金,照理说连1%都没有做成的话,它是有足够的能力去消化这个市场,但是现在他的原来业务的增长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就要做其他的尝试。

有时候你要给股民一个上涨的理由,要给投行机构一个上涨的理由,这跟中国二级市场上的炒作几乎也是一个逻辑。整个环境市场的差异,使得大家彼此交叉影响。在中国几乎没有一家P2P公司能够真正的说到让投资者自负盈亏,因为中国的刚性兑付,使得在对中国的P2P公司进行估值的时候存在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是监管的不确定性。随着美国ICEC监管成本很高,但是他们是有据可查的,投资机构在跟我聊的时候,他实在没有办法跟你估值,一旦银监会对于监管稍微一收紧,很多商业模式都不是成立的。夸张的数字我2011年去美国LendingClub待了半个月,那时候八十个人做全美的线下发放,在中国很难避免有线下的非常重的几百、几十个门店的线下资产。刚才这三个因素似乎看来都是对国内的P2P公司估值不利的因素,而且还有竞争对手,上次我跟成都金融办聊的时候,就说光成都一地就有5000家,我们报的2000多家远远没有实际上来的那么客观。

中国市场的规模远远大于美国,现在中国主流的前十位拿到风投的这些公司也都依据了LendingClub按放贷模式1:1的模式来,原来灰色的民间借贷市场,很多高利贷的人找到我们说可以不可以做点融?在美国Lending Club去服务的那些人,和后来的一些利用大数据去服务的人,他们只能服务小部分的人。国内我们看看国内的募资情况。除了陆金所这个不可复制的样本之外,就是在2014年1月人人贷所宣布的1.3亿美金的这么一个估值。我相信在我们这个市场上很快会有行业公司宣布出比他更高的估值,在这个过程中,融资是不是一定要追求高估值?其实在我的经验里面,我觉得不要追求一步到位的估值,当你把自己的估值逼到一个极限的时候,,再下一轮的融资就会有困难。

未来中国P2P中国的上市之路有一些什么样的障碍和问题?我分了这么几个点跟大家讨论。

1、 估值与博弈。

因为整个市场的想象空间很大,所以你拿这一点跟投资者去讲并不足够,很多商业模式其实现在都没有被市场所完全认可,现在P2P行业里面有把小贷公司的东西拿过来在网上一卖,这个是很容易做大规模的。因为有了一个普遍的公式,所以很多P2P公司在创业之时,始终瞄准的最重要的数据维度就是业务规模,他们希望业务规模大了之后可以把自己的估值迅速做高,这种逻辑在某些VC里面是得到认可的,但在我所接触的一些专业的VC里面,他们并不完全认可,他们认为一家企业现在整个市场容量只是2、3亿规模,段时间内的规模不能说明你的问题,反而金融的风险是递延式的,当你的规模做得越大,没有模式的时候,你的风险的爆发不是你一个小小的机构能够可以承担的。估值和投资人的交流其实只是一方面,你的产品的合规性、未来的弹性包括你的团队来适应这个瞬时万变市场的落地执行力都会影响到你的估值。

2、 财务与审计。

大家知道中国的刚性兑付,包括隐性的刚性兑付,使得整个平台面临的风险是不确定的,如果你的商业模式里面把收进来的钱和实际收入没有区分开的话,未来一个系统性的风险你可能赔进去的钱,远远超过你几年赚的。同时还有一个数据是财务审计所面临的难题,就是行业里普遍讲的坏账率,这个是一个游戏,很多人就说我的坏账率是1,我的是2,还有人跟我说他们没有坏账,这在做金融里面我觉得也是一种非常奇葩的表述,想要包装坏账率,你在你的业务增长的时候,在短期内你的坏账率还会逐渐下降,但是这个不是真实的,你应该把2014年1月份放贷的钱,在满了2年以后,你把当月放的钱再乘以你的分母,财务审计是必须要过的一关,你必须要能够面对四大,能够说得清楚你的坏账率到底是什么?

3、 大数据风控

美国Lending Club我也去看了,他们的大数据是基于已有的80个维度,结合在网上的行为数据,做成了现在LendingClub大数据风控的主要数据模型。在中国现在看来目前还没有哪一家P2P能够完全依据所谓的大数据,大数据当中大量的是非结构化的数据,浏览习惯,这些数据跟金融的属性相关性是比较弱的,即便你用某种模型做成了信用评级系统之后,你没有把这些坏掉的样本跟你数据做对比的话,你这种数据模型是不存在对比价值的,所以现在谁跟我说用大数据可以解决在线风控问题的话,我一定是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4、 人才与成本

在三年前我们调查这个市场的时候,一个线下的P2P公司每个岗位的工资基本上还是属于一个合理的范围,一个区域经理2万块钱,全国销售总监3万,年薪在百万左右,这是一个当时的价格。现在因为进入的人很多,整个的行情可能是水涨船高,在这个过程中人才的匮乏和成本的极端上升,使得现在几乎对草根创业P2P,尤其是想要复制现在成熟的这种传统的P2P模式的门槛是非常高的,我们点融光工程师差不多100个,一年至少人力成本支出去就要300多万,人才从哪儿找?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跨界的话题,能够通过团队的磨合,能够把这两类人才培养成互联网金融人才,这是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的,所以没有自己的融资能力,让自己的团队去试错,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能力也是非常难培养的。

5、技术与合规

大家最近在微信上纷纷扰扰传的所谓的银监会即将落地的细则,现在看来还是一个一厢情愿的事情,现在还是属于摸底、排查。之前我曾经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跟原来监管P2P的监管部门,创新金融部蒋处长和创新金融部的其他领导把这个说清楚,但是现在来看我们又得重新再来一遍。所以技术和合规对未来P2P行业是有巨大的影响的。官方版本的建议草案里面,我们也已经看到了对于单一P2P产品的上限金额的一个规定,如果这个确立的话,市面上很多做几千万、上亿的P2P转让的公司就会受到比较大的一个挑战,所以有一些公司已经号称启动了上市的流程,在今年年底会完成上市,但是尽管不确定性使得这个说法得到了一个普遍的质疑,当你对投资者没有办法说清楚监管之后的应对策略的话,你的所有估值都是浮云。谁会成为中国首个成功IPO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技术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运营的支撑是真正的一个核心。接下来这两家公司一家是已经上市,一家很快也要启动美国上市的进程,所以我相信中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哪怕在细分的P2P领域里面,一旦监管落地之后,有3、5家的上市公司是完全可能的,然后会有一些垂直化小而美的市场的公司,他们也有一个很好的被并购的机会。

整个美国和中国的P2P公司的发展历程里说,普遍的中国的P2P公司在估值增长和发展的速度上要快1倍以上,美国LendingClub花了5年时间估值达到了5亿美金,中国基本上花2到3年时候基本上都可以普遍超过5亿美金。

谁就成为中国首个成功IPO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实际上没有准确的答案,我在做这三年多互联网金融的体会来说,中国的互联网绝大部分只干了一半的事,在线上投资资金、人员上都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在其他方面都没有做好,征信给他2到3年时间,中国可能会出现美国两大征信局,能够使得未来的金融公司能够很好的得到一个低成本的征信方式,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的春天。

所以我现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了在公司的正常的运营之外,我是非常希望,包括在座如果有互联网金融公司,手上有数据的话,敞开心门,不要像目前几大互联网公司一样不愿意分享,整个征信是要靠共享才可以做大,没有征信就没有互联网金融,所以我相信整个创业环境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改善,尤其是征信慢慢改善以后,真正互联网的春天还在后面,所以IPO是不是那么重要?我觉得并不是那么重要,好,谢谢大家的时间。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鸣金网一个互联网金融大咖都关注的微信号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