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七常委走出“红墙”激发大数据潜力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7-18 16:34:240

9月30日,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参观中关村科技创新企业、科研单位重要创新成果后,边交谈边走向会场。/新华社

大数据,是目前最热门的科技术语之一,究竟有啥用?面对中央政治局常委,百度CEO李彦宏举了几个例子,如提前预测旅游热点、监测公共事件等。

李彦宏大概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居然有机会给国家的最高层“讲课”,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

9月30日8点30分,两辆香槟色大客车驶出中南海,半小时后停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外。车门打开,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习近平、李克强等七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其他政治局成员。

这不是一次普通考察,而是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学习“课堂”首次搬出“红墙”,“教员”也史无前例由企业家担任。

“每次集体学习,党的总书记一般都要发表讲话,阐述他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这里往往暗含着中央高层对这个领域的新思路和新考虑。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表示,集体学习亦是在做政策研判。

难怪外界猜测,中央政治局集体考察中关村,是中南海即将“大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大信号。

开创先河:出“红墙”,学习调研相结合

在听取中关村创新发展情况的汇报后,进入展厅参观时,中央高层对一些“物件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大北农(002385,股吧)集团讲解时用了两片玉米叶做演示,习近平和李克强各拿一片在手里边听边“研究”,习近平最后还把李克强手中的玉米叶借过来,细致地对比。

除了这两片有吸引力的玉米叶,在3D打印、集成电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和健康、航空航天等展区,习近平等也仔细察看,同企业负责人和科研人员深入交谈,询问增材制造、云计算、大数据、高端服务器、水处理、纳米材料、生物芯片、农作物精准生物育种、量子通信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情况。

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目前,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假肢、汽车、飞机。正是这项技术,人们惊呼第三次工业革命来临。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云技术中的“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

这些在老百姓看来新奇的词汇,都成为习近平等参观、交流的核心。在浪潮专区调研学习云计算核心装备情况时,中央领导对云计算核心装备取得的重大突破感到高兴。习近平还提出新的“最低”要求:在关键领域要使用国产设备,能够替代(国外的)就行,哪怕还不完善,也要坚持使用。

把“教室”搬出中南海怀仁堂,学习与调研相结合,中关村这次集体学习可谓开先河。

上课教员:首次请创新型企业家担当

这次集体学习的另一个“第一次”,便是“教员”首次由企业负责人担任。

在以往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中央领导的“老师”大多来自高校、党校、科学院、党政机关研究室、军队院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2002年至今,走进中南海的“老师”大约有150位。前两届77次学习中,有两次由官员授课,而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已进行的10次集体学习中,已有多位部委级官员担任讲师。

与这些专家学者或官员相比,中关村的创新企业家“老师”似乎更为公众知晓。

10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此次集体学习后,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百度CEO李彦宏、小米科技CEO雷军、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等科技企业界领军人物被马上认出。他们究竟给中央领导们讲了些什么,大家也很关心。

提到中关村,联想的柳传志必不可少。他这次站到“接班人”杨元庆身前,亲自上阵“讲课”。柳传志讲述的内容主要以联想为线索,讲述上世纪90年代如何战胜国外计算机巨头成为中国第一,新世纪如何成功跨国并购IBM的PC业务,打破“蛇吞象”不可能的预言。

小米科技CEO雷军,则向习近平等讲解了小米手机、小米电视等创新产品。去年2月,雷军首次登上《新闻联播》也是在中关村,为时任国家政协主席贾庆林演示介绍小米手机。与当时高调发布配图微博相比,雷军这次很低调,只在转帖时发了个“大笑”的表情。

和柳传志、雷军等讲述自己企业不同,李彦宏的讲课主题是“大数据”。据称,这是百度和中关村管委会反复沟通多次才决定的。大数据是各行业都在研究的战略话题,简而言之是将人群的意识和行为趋向通过数据反应,使之具备预测未来的能力。

百度通用搜索产生的数据量巨大,李彦宏作为技术派企业家,无疑是合适的讲师。但“讲课”只有几分钟,为此几易其稿,最后只突出重点—大数据能实现什么。

当天,李彦宏在讲解中提到:大数据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最重要的价值,一是促进信息消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关注社会民生,带动社会管理创新。“大数据”仍在研发中,将来能改变很多事情,但现在还不那么接地气。对于创新发展中的问题,李彦宏建议在扶植科研、培育人才之前是“促开放”,即政府开放大数据,组织行业数据共享。

新一届领导与互联网大佬的接触,并不是第一次。习近平2012年12月重走“南巡”路时,就到过腾讯公司,见过马化腾。李克强在10月31日经济座谈会上,对阿里巴巴的马云赞许甚多。有分析认为,习李新班子对新技术、互联网科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及更深的理解。

产业变革:互联网创新的“鲶鱼效应”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在这次“红墙”外的集体学习上强调,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说起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创新驱动,最贴近公众的无疑是“互联网思维”,从金融到制造,互联网创新正改变着传统的产业形态,也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10月28日,备受关注的“百度金融中心—理财平台”正式上线,首个产品上线开卖,10亿元额度4小时就凑满,参与购买用户超过12万户。

追溯其火爆原因,百度的宣传起到重要作用。其另一款产品“百发”,曾宣称“8%年化收益率”,实在吸引眼球。目前该产品仍在相关部门的审核中,预计会在近期发售。

不可否认的是,相比较银行理财产品动不动5万-10万元起售的门槛,投资时间基本在半年以上的现状,百度理财产品1元门槛,随时赎回也能获得较高收益率,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不小冲击。

实际上,百度百发并非互联网企业在金融圈投下的第一颗重磅炸弹。

今年6月,阿里巴巴旗下“余额宝”横空出世。据余额宝对外公布的最新数据,上线4个多月,余额宝用户数已超1600万,累计转入金额突破1300亿元。与“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到今年三季度末,资金规模已达556.53亿元,成为中国市场基金“一哥”。

另一家科技公司联想也在谋划进入金融业。柳传志日前表示,联想未来有可能进入小额贷款领域,结合互联网,创新性地把借贷和投资相结合。

在其他行业,类似金融业的“鲶鱼效应”也有显现。今年年初,出现微信是否要收费的争论,反映的也是以微信为代表的创新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和移动等三大运营商传统通信业务间的竞争。这倒逼了通信业的加速创新。

当然,国内科技企业在创新中也有不足。小米手机因其互联网发展模式取得成功,但其模仿苹果的“饥饿营销”策略为人诟病。新华社近日就撰文指出,电子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两三个月前的“顶配”过不了多久就可能是“大路货”,并提醒小米的“期货模式”让消费者“看着美却得不到”,恐成为IT界笑话终遭用户抛弃。

人才培养:大学去行政化或加速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创新驱动尤其重要。10月21日,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经济形势报告中就清醒地表示,我们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还不强,经济发展面临后起国家追赶和发达国家经济、科技上占优势“两面夹击”压力等。

“中国为何出不了乔布斯?”近两年,全国两会期间总有代表委员为此发问。环境因素,被提及多次。去年两会期间,中科院院士、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就表示,政府打造乔布斯本身就不科学,乔布斯是市场环境创造出来的,搞科技政府要遵循“蘑菇理论”,创造一个环境,有一定的空气,有一定的水分,有一定的湿度,蘑菇会自己长起来。民建中央副主席也指出,民营企业艰难,最关键的是环境的改善,乔布斯要在中国,也要去炒房,“环境不改善,中国就出不了乔布斯。”

但说到国内大学,人才缺乏创新性却最先被想到,大学的行政化和功利化难辞其咎。

近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开的“383”改革方案,提出推动大学改革,逐步实现大学去行政化,探索建立由校董会、校长、监督机构组成的大学治理架构,让教育家办教育,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在中关村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互联网时代,中国要挺近创新的上游,不能失去机遇。正如习近平所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