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社会征信体系大网还需密织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1-04 12:55:270

“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各企业也应该积极参与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相互开放和分享相关数据,从而有利于整个行业的风险控制,陆金所非常愿意加入到征信体系,参与行业合作。”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大数据被看成是有效筛选客户的有力凭证,但在业界人士看来,各行各业获得的用户数据如果不能有效联网,也很难掌握客户的动态信用情况。因此,除了央行征信系统的不断完善外,社会征信大网也同样需要密织……

完善征信渠道

日前,在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2015年征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对今年征信工作提出要求,其中特别提到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征信机构备案和个人征信机构许可工作;要完善征信管理的具体框架和规则,加强现场与非现场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各类机构规范发展。潘功胜同时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丰富金融数据库信息;完善征信产品,丰富服务渠道。

在我国,信用体系是金融行业的基础设施。但在发达国家,信用概念早已超出了金融领域,而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在一些国家,租房、找工作甚至是婚恋交友时,对方可能都要看你的诚信记录,充分验证了“诚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的理念。

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金融服务覆盖到了20%左右的人口,这里包括信用卡、房贷以及车贷,剩下的80%没有享受到信贷服务。业界人士多次表示,这一问题如果不解决,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速度仍会较慢,因为无论是银行、网贷平台还是小贷公司,最终要回答的就是能不能给面前这个人信贷支持的问题。当然,它们也可以用较高利率覆盖风险,但这会提高融资成本,违背普惠金融的初心。

相关业界人士表示,由于信息构成局限,人民银行征信数据短期内很难取得突破,但解决问题不能只依赖人民银行,要把眼光放得开阔些,要鼓励金融机构更多采纳社会征信机构提供的数据,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开放数据。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可能避免不了个人资料被盗用的个案,但本着鼓励社会征信体系完善的思路,也应允许试错。而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提出的建议是,具体来说,互联网金融应该纳入到央行征信体系当中,这不仅能降低P2P网贷平台投资人风险,也能有效完善现在央行的征信数据,“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各企业也应该积极参与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相互开放和分享相关数据,从而有利于整个行业的风险控制,陆金所非常愿意加入到征信体系,参与行业合作。”

活用第三方数据

征信市场发展速度要跟上金融改革的速度,其市场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加深。当前,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内需拉动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对于征信行业的需求都处于较为旺盛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征信行业应如何提速发展?

2014年8月,首批第三方征信机构获批企业征信牌照,标志着中国征信体系建设迎来关键一步,之后央行发布了3批企业征信牌照共计34家。

今年1月5日,央行发布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6个月。这意味着,上述8家公司或将成为首批获得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资格的个人征信商业机构,个人征信市场化进程提速。

而事实上,出于各种原因,目前最为活跃的互联网金融业,仍在大量使用平台自身整合的数据信息。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建立、信息安全风险突出以及失信惩戒力度不够的问题依旧存在。

在百融(北京)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张韶峰看来,无论是P2P网贷平台、小贷公司还是担保公司,它们自身的风控能力均弱于传统金融机构,因此它们应更为开放地采纳来自第三方的征信数据,以此共同防范“坏人”。但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平台思维有些狭隘,自身征信系统筛出问题客户后并不公开这一信息,而这种信息不对称对行业来说可谓较大隐患。

与此同时,在P2P网贷平台不断规范发展实现行业进化的背景下,只扮演信息中介角色成为不少平台所追求的定位。对此,张韶峰表示,建议P2P网贷平台广泛采用第三方征信数据,并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共享,“现在看,不是说平台没倒闭、没跑路就证明平台好,要做好平台,应该采用第三方数据,使信息披露更为透明。”

当然,第三方征信机构能否扛起重担,也备受业界关注。在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会“互联网金融:自律与监管”分论坛上,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振华就提出,传统金融有一套收集数据、控制风险、计算风险的评分方法和流程。互联网金融诞生后,数据非常多,就涉及如何来收集和整理数据,最后使它成为金融系统的主要依据,信用信息的完整性决定了信用信息的有效性,一家征信公司可能很难解决所有问题。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鸣金网(mingjin-wang)一个互联网金融大咖都关注的微信号!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