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让大数据立体起来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6-16 13:14:340

大数据这个词儿火起来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尤其在今年两会上,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丕恕提出了加快政府数据开放,李克强总理非常赞同,再一次提高了大数据的热度。

不过,大数据的应用一直以来存在诸多诟病。由于数据泄露事件频频发生,对于大数据开放带来的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问题的质疑层出不穷。而一部分人对大数据的过分炒作,也受到了行业内人士的批评。

大数据需要更深入、更立体

由于大数据存在的缺陷,“快数据”“广数据”等等五花八门的概念又被提了出来,仿佛大数据变成了徒有其表的噱头。

在笔者看来,“快数据”“广数据”之类的概念,其实不过是大数据的内分细化,并没能脱离大数据的范畴。大数据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关系到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在质疑大数据呢?

笔者个人认为,之所以有些人对大数据还存在顾虑,是因为我们现在对大数据的使用太简单粗暴了。拿淘宝多个大促日的大数据报告来说,每次发布后都能引来大范围的吐槽。尽管罗列的数据都是客观真实的,可是分析报告却是漏洞百出,闹出不少笑话。那是因为,这份定位就放在浅层次的娱乐性报告,只是在一个平面内、很表层的分析了客观数据。这就显得这份数据分析十分的想当然了。

一份有价值有分量的大数据分析,不仅需要纵向挖掘,更需要垂直挖掘。甚至很可能需要结合另一个方面的数据,来多平面的分析数据。比如你要分析双11大促的大数据,很可能还需要每个省份人均消费水平、年龄层分布、男女比例等等数据来参与分析,才可能得出有价值的结果。

所以说,大数据分析,需要立体化、深层化。

数据开放不等于侵犯隐私

其实不仅是大数据分析需要立体化、深层化,想要解决大数据带来的最严重问题: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更需要立体化、深层化。

有人觉得,开放数据,势必会导致侵犯隐私。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甚至,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本身,来进行隐私保护。通过大数据采集,我们可以针对各个平台的安全度、信用度进行分析和评判,来引导用户对这些平台的使用。让大家选择更安全更可信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当然,安全技术是保护数据不被泄露的最基本屏障,是必须放在第一位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对隐私信息的界定。这样能够保证运营商们在使用大数据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个人隐私。其实很多时候运营商并不是刻意侵犯用户隐私,而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对于隐私信息的界定还不够清晰,对于广告等信息推送没有严格规范,导致垃圾广告垃圾信息泛滥,侵犯个人权益事件频发。

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出台适应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法律条文。立法保护用户隐私,立法规范大数据使用,搞清楚哪些数据可以用、哪些数据不能用、违反数据保护法律后有什么样的惩处等等,能够在法制上保障我们的权益。

在这样一个数字时代,大数据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政府开放公共数据,可以提升服务效率、提升行政质量、保证公平公正;企业利用大数据,可以提升产品含金量、提升用户体验、维护已有用户、吸纳新用户;百姓使用大数据,可以让生活更加简单、快捷,等等等等,不胜枚举。正是由于大数据自身包含的范围广、层面广,所以针对大数据的应用,不应在单一的维度上,而是应该多维度立体开发。美国政府已经在政府内部专门设立了“首席数据官”,正是说明了由于大数据的复杂,必须由一批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挖掘。

这就像是电影,从由图片组成的影片箱,到大荧幕上的视频影像,再到现在的3D影像,逐步的立体化、多维化,才能让大数据带来最切实的便捷生活。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