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互联网健康管理探索系列一:像做产品一样设计健康管理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6-07 09:08:450

工作第一年,我做了一系列传统健康管理互联网化的探索。写这篇文章有两个目的,一是对自己这一年工作的总结,二是和大家分享我对互联网健康管理的理解。

1. 基因检测产品还不成熟

我在中科院做千人基因组群体遗传结构的数据分析时,觉得基因检测这个项目特别有价值,简直就是人类健康的说明书。回重庆后,被一家号称不差钱的新建健康管理公司邀请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检测产品。两个月后,我却主动提出停止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检测产品开发。Google投资的23andMe是美国一家提供个人基因检测服务的生物科技公司。这家公司提供的个人基因检测服务只需要99$。用户只需要对着试管吐些口水,然后将试管寄给23andMe,即可进行基因检测。生成的报告涉及240多项健康状况特点,甚至还包含家谱、病史、遗传性状等信息。

2013年5月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依据特定的基因检测结果,接受乳腺切除手术,以防乳腺癌变。当天,美股万基遗传(MYGN)涨幅一度突破4%,最高冲至34美元上方,美媒体惊呼为“朱莉效应”。

当业内人士因为这些好消息欢呼雀跃时,2013 年11 月, 23andMe 公司推出的个人 DNA 检测健康服务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叫停;2014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出通知,叫停基因测序临床应用。

这感觉就像你开着火车,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你就被打劫了,整个人都不好了。无独有偶,做电视视频APP的小伙伴们,你们好。(╯#-_-)╯ ~~~ ╧═╧  大力掀桌不同于基因诊断的确诊,如无创DNA产前筛查,基因检测是基于统计学结果,给出个体获得某种疾病的风险性。获得基因信息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测序,一种是芯片。疾病的风险判断是根据易感基因的概率统计得到的。在得到基因信息后,比对数据库中的标准就可以得到某种疾病发生的概率。基因检测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数据的采集和算法的建立。

上图是一种研究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方法,可以明显看到日本人(Japanese)和中国人根据基因数据被区分了出来。在千人基因组计划中,汉族人抽样也分为北京汉族(CHB)和南方汉族(CHS)两个群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群体遗传结构。

那么在缺乏足够的样本群体分类,分子生物学实验验证还有临床验证的情况下,仅通过生物信息学计算出一个p<0.05的结果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在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不同基因测序公司提供的分析结果大相径庭?所以,对于目前市场上基因检测产品的结果准确性,我想对大家说的是信就有。不过真正的趋势终究会赢得最后的胜利,只是我们需要等到那个时间点。在未来,更便宜的基因检测产品和更准确的分析结果一定能够帮助每个人提高生命质量

基因检测产品好卖吗?

产品定价三万左右,如果每个月坑2~3个土豪,再加上压低底薪,又不按约定兑现业务提成的话,年底结算时,还是可以小赚一点哟。

2. 健康管理是一种体验经济

基因诊断能够确诊疾病,基因检测只能告诉你得某种疾病的概率有多高。以博奥生物基因检测产品为例,检测后用户会得到一本检测报告和一次电话报告解读服务——少油少盐多运动,早睡早起身体好。

基因检测产品最机智的地方是,如果有天您真发病了,说明基因检测准;如果您没发病,说明提醒您注意了健康,起到了治未病的作用。请大家跟我一起念一遍,流氓!用产品思维来说,产品是要解决用户的问题,而不是增加用户的问题。PDCA是一种经典的质量管理方法,由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组成。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我们也可以用PDCA循环来设计健康管理流程,滚动提升用户的健康状况。做Plan和Check结果的确需要数据支持,但是真正解决用户健康问题的部分是Do和后续的Action。精美易读的报告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但是仍然不能解决用户的健康问题。基因检测或者可穿戴设备这种收集数据的产品,如果不能作为一个数据入口连接具体的线下服务,执行Do和Action是不能帮助用户改善健康状况的。目前,国内很多公司号称用大数据来做健康管理服务其实就是为营销扯的一个蛋。当时为了把基因检测这个项目做起来,混进了一个专业卖老年人保健产品的小民企,非常low。开早会,跳跳自编的拙劣舞蹈,背背老板加持过的羊皮卷,最后再喊喊爱公司,爱老板。这在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很难想象的。不是说好只有卖保险的才这样吗?不过呢,这个公司里那些文化水平也就比老板高一点的小妹却在真金白银的挣银子!她们把那些并不能有效解决老年人健康需求的产品卖出去了!回到之前说的产品思维,这些小妹能让老人掏钱就一定是解决了老人的某种需求:空巢老人需要亲情关怀,这是一种强需求。在理解这个逻辑关系后,我发现自己之前too young too naïve。

原来这个公司搞的是体验经济,销售的产品实际就是这些小妹儿,提供的用户体验是有一个常来串门,嘴甜又贴心的干女儿,而健康产品不过是作为Q币进行支付用的。也就回归了传统营销的经典观点,销售的本质就是销售人。

那么各位考虑做互联网转型的老板们,你们有没有为自己的公司和产品做好“互联网人格化存在”的准备?

“如果你今天在健康管理中投入1块钱,未来在医院就能节省100块钱,还不用受罪!”健康管理公司的宣讲材料中都喜欢放大这个点,但就是不怎么灵。

每个人嘴上都知道健康重要,但是大多数人只有在失去健康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掏钱)。所以看病吃药的总是多过养身保健的。 商业是解放人性的,所以才有了懒人经济的发展。好的产品就是要满足人性的“贪嗔痴”。在初中生物课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草履虫趋利避害。这是生命体的生存本能,也正是因为这种本能,人类才进化到今天这个阶段。

而健康管理的过程本身是痛苦的、反人性的——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想吃的不能吃,想喝的不能喝,想玩的不能玩,你还让我掏银子?健康管理是一种体验经济,业务重点不是告诉用户只要坚持就能胜利。不断挖掘用户的需求,表面的需求和隐性的需求。解决用户健康问题只是健康管理最基本的层面,用户改善健康的这一过程才是最核心的。在产品思维中,它叫用户体验。 改善用户体验,就是让整个健康管理的过程更短(至少让用户感觉上变短),让整个健康管理的过程更愉快。这个基本原则应用到其他行业也是一样的。产品即营销,服务即营销。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能让用户快乐、轻松、短时间解决问题,你都不用做营销,大家也排着队给你送银子。一款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许有尽头,但我们想做出好产品的匠心却不应有时。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