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揭秘《事实说》火爆背后的大数据模型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6-11-30 09:32:300

2015,当记者可以拥有自己的专属“大白”帮助自己搜集数据、写作稿件时,媒体业对于数据的运用愈发纯熟。而大数据在视频节目中的运用,以 Netflix为鼻祖,在创造了《纸牌屋》等剧的巨大成功以后,在全球被广泛复制和再实践,刮起了荧屏大数据热。当这阵大数据风来到中国,又带来怎样的化学效应?尤其是互联网原生节目,如何构建接地气的大数据偏好模型?本文以腾讯新闻辩论类新闻节目《事实说》为例,分析网络视频节目的大数据之道。

用大数据做一档新闻视频节目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以下是腾讯新闻《今日话题》团队主创的一天。他们在2014年上线了一档辩论类新闻节目《事实说》,该节目第一季以8千万流量收官,而最近,团队正在为第二季进行着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

1“数据”编导的多线程一天

上午9时,监测并分析昨日、本周与本月《今日话题》专题文章用户反馈数据,监控当日互联网热点话题;

上午10时,召开选题会,根据数据维度敲定次日专题选题,同时团队脑暴第二季分期选题;

上午11时,将内部前期筛选选题通过腾讯新闻用户调查平台发布和公测,让用户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投票;

中午12时,与技术同事优化前期大数据调查社交分享H5产品模板,进行上线前的测试;

下午2时,与销售团队和广告主开会,将第一级视频节目的点击、分享、用户画像等数据进行分享,并一同为第二季视频节目原生订制内容进行脑暴;

下午4时,与节目中的“数据派”嘉宾进行见面探讨,就第二季的角色升级进行定位;

下午6时,拿到数据分析外包团队提供的第一季数据分析报告,包括每期节目中的传播峰值、社交媒体话题争论点等详细数据;

晚上7点,基于数据分析报告,与节目制作团队推敲第二季场地、嘉宾及后期优化方案。

以上,就是《事实说》主创团队成员陈雅娟的工作时刻表纪实,全部工作流程都以大数据为框架,并建立起内容生产、推广传播和商业化多维适用的大数据模型。作为腾讯新闻打造的网络首档高端辩论类新闻节目,《事实说》不仅具备长逻辑辩论和知识增量的特点,备受网络上爱思考人群的青睐,第一季节目总播放量达8千万、评论量达19万;大数据模型的运用也成为本节目创新驱动的重要引擎和动力,全面贯穿内容和传播流程,第一季大数据调查的参与量达3千万。

那么,对于《事实说》团队来说,大数据模型究竟有何益处?

2终极目标视频节目为何运用大数据

《事实说》主创团队成员、《今日话题》副主编王杨总结,节目运用大数据的目的有以下三点:

使内容更具传播力

增加用户的参与感与满足感

拓展内容商业化空间

以上三点目标如何实现?《事实说》团队介绍,《事实说》第一季从策划到上线和传播,全流程基于大数据运用模型的四个模块,模块之间彼此递进、形成完整的生态圈。具体模型框架和作用机制如下。

3《事实说》的大数据模型

模块一:议题策划与嘉宾阵容

在内容策划阶段,《事实说》通过腾讯平台的用户数据分析用户近期的关注点,并据此针对性地选择议题、策划内容。例如《中国男人形象真的很差吗?》一期在策划前期,就充分地分析了平台数据来策划选题。平台上《今日话题》栏目所发的《中国男人外表配不上中国女人?》文章引发5000万网友点击,经过讨论,主创团队一致认为这是个很值得挖掘的网友兴趣点。

此外,《事实说》还时刻关注搜索和关注指数,根据热门新闻事件或者时间节点进行选题策划。例如10月利用招远血案宣判的契机,展开《中国人无血性只能键盘论英雄?》的辩论。

 

《事实说》团队拓展人员在嘉宾人选上同样充分依据大数据进行针对性邀请。《事实说》将嘉宾分为事实观察者、特约评论员、研究派、调查派、数据派以及神秘人等角色,他们分别从自身的研究领域,所从事的行业,或者平时所关注的事件出发,进行议题辩论。

拓展团队在邀请嘉宾时,主要运用以下两个数据维度。一是搜索热度指数,邀请了知名度和关注度极高的李银河、阿来、叶檀、周孝正、张鸣、王福重、柳实、武志红等社会知名人士;另一个是话题相关指数,拓展成员结合辩题内容邀请各界相关指数较高的代表嘉宾加入,例如《放开管制是否有利于控毒?》一期邀请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中国人真的会开车吗?》邀请交管局副局长王长君,此外还根据话题领域邀请王逸舟、阮宗泽、蔡军、杨跃等各话题领域专家学者加入。前后 12期共邀请70多位各行各业资深嘉宾,为节目中内容的长逻辑表达,以及知识增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模块二:内容生产

“自制视频大数据时代,数据的用处不再只是为了做报告,或者仅仅为了统计浏览量和用户,必须挖掘出数据中的价值并据此生产内容、预测未来”。陈雅娟说, “我们不管是操作《今日话题》还是《事实说》,在创作内容和产品时都会使用数据,这也让我们工作时充满激情。”《事实说》在进行议题具体内容的策划时,运用前期数据调查中网友讨论中争议最大的点,选出来作为节目的讨论框架,以及前期预热的方向。

 

互联网媒体在内容制作时,除了视频节目主体,还延伸出周边数据类传播产品。比如,《事实说》会根据每期确定的议题,提前半个月在移动端推广相关的互动调查。一方面达到为节目进行预热的目的,而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将数据结果为视频内容录制时使用,形成内容增量。例如:《中国人真的会开车吗?》这期调查推出后,在网上引发了500万的参与,而调查的题目更是成为安全驾驶的普及和科普,为当时即将临近的“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做了新闻事实铺垫。

有前期上百万级调查反馈的数据基础上,节目在录制阶段,《事实说》设定了一个数据派的角色,他会在辩论中用数据说话,将网络上的调查结果反馈给现场的嘉宾和观众,嘉宾再由现象引发深入的讨论,实现数据的现场植入。

 

模块三:传播推广

“互联网节目在上线时,也许编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陈雅娟指出,互联网节目制作团队需要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调整传播策略,如传播的标题、议题点,或者是结合新闻热点让节目再次传播。例如,2014年下半年陆续有明星被爆涉毒,《事实说》结合事件在8月推出第一期《放开管制是否有利于控毒?》的讨论。节目推出之后,出现更多重磅明星接连被抓,节目团队借势进行多次传播。

在当期节目上线后,《事实说》将前期调查的结果,根据用户画像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再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制作成统一风格的可视化内容输出。并根据移动端和PC端的用户习惯,区别不会的交互形式进行传播。例如:在移动端利用H5技术,制作成动态的页面,更适合用户在微信朋友圈的传播。

 

模块四:品牌合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公司采用原生广告模式,“点击量开始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与此同时,建立社交媒体用户圈、生产优质内容,变得越来越关键。《事实说》第一季启用了全新的广告形式——原生广告:为品牌合作策划内容,但品牌植入沿袭节目风格,并严格结合用户话题需求进行内容操作。换句话说,《事实说》基于大数据分析人们喜欢什么,同时针对用户偏好制作赞助式内容,并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们。“我们相信,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与广告客户之间的关系,并获取更多广告售卖空间。”《事实说》第一季,凭借着强大的品牌力和大数据库,成功地和大众、劲酒合作了《中国人真的会开车吗?》和《中国的酒桌文化该不该被摒弃》两期节目,更重要的是这两期节目在流量表现上同样不俗,充分实现了用户偏好、内容质量和广告主需求曲线的统一。

4大数据模型两大支撑技术

而大数据模型之所以能够成为《事实说》的黄金法宝,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技术:

数据收集与处理技术

《事实说》基于腾讯新闻调查入口,同时自制多个H5社交产品,自建社交传播调查入口,获取真实用户数据。除了单期策划议题操作,日常工作中,编辑们也可以做到迅速发掘热点并完成选题,这很大的原因就得益于不断更新升级的数据分析工具和制度。目前,《今日话题》团队已建立周期性数据分析制度。比如每一周,团队就要看看榜单上哪些是一周最热的话题与帖子,并决定是否跟进报道。而以月为单位的数据分析则留作长远发展计划。“有周期地做分析有助于我们快速定位常青话题,并告诉我们哪些好角度值得进一步投资。”

用户画像技术

基于腾讯新闻强大的用户画像技术,《事实说》拥有极为清晰的用户画像图谱,帮助改进节目定位、内容方向与广告订制。同等时段推广周期内,移动端流量是网站段流量的1.5倍,整体来看,用户在移动端对于《事实说》的关注度更高,传播力度更好。另外,从每期流量数据分析可知,网站端用户更关心与汽车、产品相关的问题,以及婚恋和形象等问题,而移动端用户更关心春运、创业、投资等问题。

从《事实说》用户画像多个维度,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群体特征:移动端观看视频,男性用户,千禧一代,高学历者,一线城市。而这样的观众群体既是广告主眼中最具购买力的用户集群,也延续了《今日话题》用户的画像特征,附两个维度的用户画像图。

用户性别比

事实说男性用户是女性用户的2.2倍,而男性比女性更关心女司机是不是马路杀手、中国制造是否具有工匠精神,而在是否要结婚才幸福的问题上,男女关注比例比较接近,可见女性更关心婚恋等情感类话题,而男性更关注技术、产品类话题。

 

用户年龄比

18-29岁用户占比42%,覆盖既有传播力又有购买力的80后90后,而35岁以上强购买力用户占比38%。其中,35岁以下更关心形象问题,30-40岁之间更关心送礼问题,而45岁以上更关心是否要结婚才幸福等人生问题。

 

《事实说》团队在第二季也启动了有关内容制作和商业营销的新版计划划,通过运用大数据偏好模型,加强数据分析能力,从而带动点击量和收益流的增长。据悉,新一季节目将于4月22日上线。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