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大数据光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3-15 14:43:020

智慧城市在中国市场有多大?大数据或能说明问题。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13中国智慧城市与智慧园区发展高峰论坛上了解到,目前全国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的城市或新区已有300多个。

而快速兴起的新一代技术应用,特别是大数据,成为了智慧城市发展的另一推动力。

“通过大数据,可以创新政府服务。大数据衍生了服务的新内容,引发了服务的新模式,提高了服务的有效性。”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杨冰之说。

从怎么做到如何用

从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来看,呈现出了外部环境向好的态势。

杨冰之指出,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三方面的利好。首先是政策环境。今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十五条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并提出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

而据与会专家透露,由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起草的《关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获国务院批复,有望在近期出台。

其次是舆论环境向好。“政府、企业、市民对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认同度和参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度越来越高。智慧城市代表正能量和新期望。”杨冰之说。

此外,城镇化也为智慧城市带来了新机遇。杨冰之指出,我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而智慧城市建设将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或新区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在杨冰之看来,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舆论引导期进入探索试用期。“过去我们还在讨论智慧城市怎么做,现在则开始探讨智慧城市怎么应用。”

数据开放是大趋势

除了调整经济结构的需求,快速兴起的新一代技术应用,也是智慧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中与智慧城市相关的一个很重要的词就是大数据。

杨冰之指出,2013年全世界互联网一天产生的流量相当于2001年全世界互联网一年产生的流量,大数据已经开始全面覆盖。而谈及大数据,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开放。

“开放数据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开发资源。它有助于建设一个更强大、更加相互关联、能够更好满足公民需求、激励创新和蓬勃发展的社会。”杨冰之说。

事实上,大数据正在倒逼信息资源所有者开放。杨冰之指出,当前网上各种创新服务基本都与大数据相关,O2O(从线上到线下)服务也越来越依赖政府和社会数据的开放。此外,未来地区或行业经济的竞争力也越来越依赖于数据采集加工和整合能力。

“因此,政府(包括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如果不开放数据,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死守数据自由和封闭观念,未来可能被网络新势力所淘汰。只有对数据高效处理,我们才能把城市建设得更智慧。”杨冰之说。

政府只需提供类“App Store”

不过在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看来,仅凭数据多少还不能判定是否智慧,更重要的是通过数据把握事物的意义。

他进一步指出,过去政府做城市建设的时候,凡是创造价值的部分,都有很强的规划性和组织性,也安排了很多的资源,但并没有一个专业的系统来判定所做事情的意义。

因此,在姜奇平看来,智慧城市首先应该建立一个专业化的“意义聚焦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可以了解政府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市民是否需要。

以电子政务网站的建设为例,有很多衡量指标,比如通过互动,将民众的需求与政府进行充分沟通,包括民众的及时反馈、参与的答复率、参与的便捷度、反馈的有效性等等。“政府通过这一系统的支持,就能够实现做事的目的。”姜奇平说。

除了通过数据把握所做事情的意义,姜奇平还指出,政府可以仿照苹果公司开放API的模式,释放社会的活力。

在姜奇平看来,如果只开放数据,就是只开发石油而没有加工,可使用的程度是相当有限的。因此,他认为未来应该开放数据资产、数据平台,在平台上开放API,然后嫁接别的服务。从而构建起类似苹果App Store的公共服务产品的“商店”。

“苹果公司并不提供服务,只提供App Store,然后由数十万的开发者提供服务。政府采用这一模式,能够事半功倍,可以极大地放大政府的公共服务的能量,从公共服务的小生产变成公共服务的大生产。”

在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看来,上述模式符合智慧城市建设中需求导向的特点。他指出,智慧城市的需求是分层次的,有一些是共性的需求,有一些是产业化的需求。“共性的需求用一种平台化的思路和原则来满足,差异化的需求,则通过我们在这个平台上构建丰富多彩的生态,让大家去服务大家。”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