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监所安防平台如何迎接大数据时代

作者: 大数据观察来源: 大数据观察时间:2017-08-29 11:30:120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从谷歌利用大数据来分析猪流感的疫情到阿里巴巴利用大数据来分析一个人的信用资质。在安防领域,大数据也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新名词,例如在海康威视参与建设的长沙、贵阳等诸多成功的平安城市建设案例中,涉及的数据已经是PB级别,这些大数据对平台在快速调取、精确定位、智能分析等方面有着诸多要求。相比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项目,监所类安防系统的建设中,对大数据的关注也逐渐在提高。那么,监所类方案平台在大数据处理方面面临着哪些需求呢?

一、监所安防平台面临的大数据

在一般意义的监所安防平台上,考虑接入的资源主要有两类:视频监控系统和各类技防系统,技防系统包含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应急报警、门禁控制、民警巡视等子系统。从数据资源的类别上来看,监所平台涉及到的数据可分为视频监控数据资源和报警数据资源。这两类数据资源之间是相互交叉的关系,例如平台记录的某条报警数据,很有可能就关联到了某个前端摄像机在该条报警数据产生时段的录像,记录的某次巡更记录,则会牵扯到多个前端摄像机的多条录像片段。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监所的大小不一,涉及到的数据资源的大小也不一。一个小型看守所的日常管理和一个大型监狱的日常管理就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他们之间的关注点也不完全相同。如果一定要以一个指标来区分平台是否有必要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建议单个平台接入的点位数量在800-1000路及更大规模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采用平台采用大数据解决方案。

二、安防平台大数据解决方案

如上所述,监所平台在现在可以采用哪些大数据的解决方案呢?主要是大容量存储、图像处理、资源维护三大部分,下面就将围绕着上述几方面介绍下海康威视推出的解决方案。

1、大数据云存储

在安防行业的系统建设中,在大数据方面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保障音视频监控的大规模及高稳定性的存储。从与监所安防平台的结合性来看,对大数据首先要求随时可以调用,其次对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等方面具备高要求。因此大数据解决方案,首要解决的就是存储系统的解决方案。

大数据的云存储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应用存储虚拟化技术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所以云存储可以认为是配置了大容量存储设备的一个云计算系统。

云存储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存储容量的提升,目前海康威视的云存储方案可以支持万路前端及百PB级别。其次是存储资源虚拟化统一管理;虚拟池可自由划分,为监控区域定制容量;也就是说用户看到的不再是一台台存储设备,而是一个大的资源池。用户字需要关注如何分配好这个资源池,而不需要过多去关注会不会受到单台设备的影响。第三就是视频存储节点采用集群化部署,避免单点故障。

2、视频浓缩

解决了大容量存储之后,在发生突发事件或者要对时间进行溯源的时候,用户面对的就是海量的视频文件?由于人类的生理局限,长时间专注于单一视频画面,容易造成监看人员的注意力低下,产生视觉疲劳,严重影响效率。另一方面,因为人眼的视觉疲劳,极易忽略掉重要的目标线索,造成“过眼不过脑”的情况,人对于单调的事物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

据数据统计,如果用户面对的是一个千路以上规模的安防平台,在进行线索排查的时候,一条线索可能涉及到的就是周边几十个摄像头、所需要审看的视频量时常达到数百上千小时,以人工方式排查的话需要人员连续加班进行视频的审看。

大数据的视频浓缩播放

要解决上述问题,则可采用视频浓缩播放技术。该方案可对非关键区域视频快速播放,关键区域则采用正常播放,对长时间视频采用浓缩播放,快速查找和定位目标,减少查找时间,提高效率。

3、设备运维

大数据带来的另一方面挑战就是硬件资源的维护,从视频运维的角度来看,首先要求的就是对不同厂商、不同建设时间、不同品牌型号、不同协议、分布在不同网段的视频设备进行统一监控管理,实现对全网资源统一管理、统一分析、统一预警、统一考核。

其次就是能对资源监控管理采用自动化巡检操作,并将告警信息自动进行过滤、压缩、分级形成事件。这要求系统要能及时、准确分析和定位故障根源,实现运维管理效率和服务管理质量的同步提升。

第三也是给业务管理部门带来了新要求,要求把业务部门用户、各级支持人员、被管理视频资源和管理软件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标准化、流程化运维管理将管理数据电子化,管理过程规范化。

banner
看过还想看
可能还想看
热点推荐

永洪科技
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

申请试用
Copyright © 2012-2024开发者: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版本:V10.2
京ICP备12050607号-1京公网安备110110802011451号 隐私政策应用权限